满韵风情

2022年04月02日

一、知识拓展

1、满族历史

满族历史悠久,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茶啊冲文化时期。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1115年,由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 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35年皇太极废旧族名,改称"满洲"。公元1636年改后金为清。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定都北京。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

满族统治阶级建立的清朝,代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持续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多年。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都是很有历史贡献的杰出人物。

2、满族风俗

(1)上元彩灯

满族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清代时满族从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七止,历时五天。正月十三为“上灯”;正月四十日为“试灯”;正月十五日为“正灯”;正月十七日为“罢灯”,满族元宵节第一特色是重内亲,所以这五天是孩子到姥姥家找舅舅的时候,到了姥姥家,名叫“娇哥儿“,舅舅要给外甥糊灯笼。有句歌后语:“外甥打灯照(舅)旧”,灯节时除了商家要买灯外,儿重们手提灯笼满街转是一个盛景,而从灯笼上显示的是舅舅的手艺,这是孩子们引以为自豪的。场馆通过彩灯和猜灯谜的体验向同学们展示这一习俗。

(2)引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拍头的日子,满族人十分重视这个民间节日,如同过年一般。满族“萨满教”认为万物均有神灵,依照“萨满教”的说法,各种神仙从二月二这天起,都活跃起来了,二月初一满族人就开始用芒草动手串龙头、扎龙身、做龙尾。到了二月二这天,满族人家早早起来炸油炸糕,做豆面卷子。头年腊月宰的猪,猪头会一直等到二月二磕开着吃,此举为“龙拍头”,全家人吃了猪头就象征着今年定会交好运,如龙拍头步步高升。吃完猪头,满族人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弯曲如龙,称“引龙”。然后举着芒草做的龙头龙身龙尾嬉乐游戏,把龙的全身部摆动起来,这是祈祷苍龙一跃千里,祈求龙腾高空,风调雨顺。仪式举行完,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并且给小孩子剃头,其名曰“剃龙头”,祝愿小孩子长大成人定会龙腾虎跃、金榜题名。场馆通过小娃娃刷草龙的景观,向学生展现了满族龙抬头的习俗。

(3)颁金扎兰

历十月十三日,是满族“颁金节”的日子。“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是满族的诞生纪念日、命名纪念日,是全族性的节日。1989年,我国将每年农历十月十三作为满族的诞生日。从此,满族族名的纪念日就被称为“颁金节”。

(4)满族婚嫁

满族婚嫁版块用满族民间小院和满族婚嫁泥塑小品,向游客展示满族特有的婚嫁礼仪,满族正式的婚礼一般都要举行三天(第一天:响房与亮轿;第二天:正日子;第三天:认亲。)

3、满族饮食

(1)水豆腐

    水豆腐是青龙家家户户的农家妇女会做的“好饭好菜”,也是青龙人待客最喜欢做的美食。以前啊,交通不便,因为在山里买菜不方便,来客人了就泡豆子,然后用小毛驴或人力抱着磨杆拉磨,石碾子碾出来豆汁儿混着豆渣缓缓地流入水桶。磨好后,担着豆汁儿回家,就可以开始做水豆腐了。在青龙,秋冬时节吃水豆腐最为盛行。天气微冷时,来上一盆热热乎乎、水汪汪的水豆腐,在散发着原汁原味的豆香中,是一种坐在农家炕头上的“家”的特别感受。

(2)酒文化

1975年,青龙的土门子镇水泉村出土了被认为是金代的青铜蒸馏烧锅,这个烧锅的出土,改写了中国白酒的历史,所以考古学家认定青龙为中国蒸馏白酒发源地。此烧锅现存于河北承德博物馆(因为当时青龙归承德管辖)。

蒸馏酒是把已经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蒸馏过程提取的高浓度酒液,度数一般在40度以上,最高可达68度。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酒、朗姆酒。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在我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地域不一,留下的蒸馏酒名称有很多,如烧酒、烧春、火酒、酒露、高粱酒、高粱滴烧等。

青龙县干沟乡至今有一个村村名就叫烧锅店,古时就有“干沟烧锅酒,开坛十里香”的美誉,干沟街上有“七行八作五大烧锅”,其中酿造白酒烧锅的有五家,浴字号出产的聚诚御和同诚御还是专供皇家御酒,这些无疑都成为青龙酿酒业历史悠久的证明。

4、清朝皇帝传承顺口溜(满族十二帝)

努尔哈赤建后金,皇太极才立大清。

顺治出家或可信,康熙大帝有盛名。

雍正刻薄但辛勤,乾隆六次江南行。

嘉庆平安靠祖荫,道光无奈英国兵。

咸丰慈禧夫妻情,同治初期小中兴。

光绪变法难维新,宣统重为老百姓。

二、项目体验:

1、创设游戏

(1)识字排序我在行

制作六个牌子,上面分别写着:肃慎、俋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让同学们先认字,再排序。告诉同学们这都是同一个民族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找六名同学手里举牌,让同学们认字,然后排序,满族人在历史上建立过三个政权,分别是渤海国,金国,清朝,大家有没有知道是这六个称呼里的谁建立了这三个政权呢!现在这三张头像分别是渤海国国王大祚荣,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清太祖努尔哈赤,同学们猜下谁建立了渤海国,谁建立了金国,谁建立了大清朝吧!

(2)人物对对看

同学们能理清清朝十二帝之间的关系吗?

例如:康熙的儿子是谁?

乾隆的孙子是谁?

给大家两分钟记忆,我们来玩个小游戏:组合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喊1/2/3父子组合,或爷孙组合,成功的继续,失败的换人。

2、知识问答

教师指出眼前的场景——满族传统院落:大家看!这个古老的院落你们熟悉吗?和你们身边的农村院落相比有什么不同吗?你们可知道就是生活在这样院落里的人建立了大清朝,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一曲曲华美的乐章!你们知道满族有三大怪分别是什么吗?(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满族三大怪分别是,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让同学们通过眼前的场景直接感受满族文化的奇特之处。

3、动手体验:制作水豆腐

(1)准备:给学生们讲讲我们青龙的特色美食水豆腐

(2)分工:再开始制作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以便使所有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并且使劳动过程井然有序。

(3)制作: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劳动安全。

(4)注意“过包”(也就是过滤出豆腐渣的工序)的时候,最好过滤两次。

(5)豆腐的环节,卤水要稀释,点的时候要稍慢一点,不要一下子把豆腐点“老”了,要做到“老”“嫩”适度。

三、适合对象:中小学生(根据年级酌情调整甄选研学内容)

四、研学目的:研学旅行是学校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让学生在旅行中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祖国和本县悠久的历史文化。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宽阔的视野,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意识。

3.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在身体、心理、情操、品德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五、注意事项

1.各学校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部署本次活动。

2.制定实施细则预案、报名表及给家长一封信。 

3.召集班主任会议,明确活动内容及意义。发放研学旅行课前准备活动,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满族历史,针对本次活动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

4.文化教育 

  出行前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旅行过程中更为深入的体会、感悟旅行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中思考、寻找,能够让学生在此次旅行中有更大的收获。 

5.文明旅游教育 

外出浏览要注意行为举止文明,参观景区时要自觉保护景区设施,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在宾馆住宿时,不要影响别人休息,不得大声喧哗;爱护宾馆里的设施,节约用水用电。

6.在旅行前做好详细的安全预案,保障旅行的顺利进行。

六、任务卡

1、各班级写出“研学旅行”活动总结,每位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可侧重于知识收获,可谈感受或体会等)。 

2、展示本次“研学旅行”收获。  

3、知识回顾

(1)满族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       ) 、(       ) 、(        ) 、(        )、(        )。

(2)满族共建立(     )个政权,分别是(                 )。

(3)满族房屋建筑特点(                                )。

(4)列举满族的节日(                                  )。

(5)满族的特色食物(                                  )。

(6)青龙被考古学家认定为(                            )。